(這是第二篇,請先看完第一篇)  

  加利利湖的暴風雨,有點像是日本摔跤選手的大肚皮,撲通打在小朋友的塑膠泳池上。北面的山谷彷彿一個風管,將強勁的颶風擠壓吹向湖面。在水面掀起十呎高的巨浪,這在加利利湖是稀鬆平常的事。

  馬太福音所記的這一幕是從傍晚開始。那時耶穌上山禱告,門徒們待在船上,十分害怕。「那時離岸甚遠...他們和巨浪搏鬥」。基督什麼時候才到他們那裏呢?聖經記載是凌晨三點鐘!假如從傍晚六點開始,那麼門徒單獨在暴風雨中,整整有九個小時!時間肯定長到有門徒抱怨說:「耶穌在哪裡?祂可是知道我們在船上啊!上帝在不在附近啊!?」

  暴風中突然傳來令人安心的一聲:「我是」(I am),一個如假包換的聲音。耶穌的袍子被打濕了,頭髮浸透了。大浪拍打他的腰際,雨水刺痛祂的臉龐。耶穌連忙對他們說:「你們放心,我是,不要怕」

  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不順?假如你已經讀過這段故事,你讀到的翻譯大概會有點不一樣。像是:「你們放心,是我...」。如果我們照原文逐字翻譯:「放膽!是我!不要害怕!」聖經譯者大多會將這句話修飾一下,因為「我是」聽起來不像完整的一句話。但是,耶穌在暴風雨中喊出的,卻是這具威嚴無比的「我是」(I am)

  這兩個字好像是<一八一二序曲>裡,大響的鈸碰撞所發出的聲音。那也是從燒著的荊棘叢中,神對膝蓋打戰的摩西所做的宣告:「I am who I am」(我是自有永有的) (可以參照迪士尼電影埃及王子)

  耶穌不怕激怒他的對手,他曾大膽宣告說:「Before Abraham(亞伯拉罕,舊約聖經中的信心之父) was born, I am」(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)

  為了引起我們的注意,基督一再大聲的宣告:
  "我就是生命的糧"
  "我是世界的光"
  "我就是門;凡從我進來的,必然得救"
  "我是神的兒子"
  "我是復活和生命"
  "我就是道路ˋ真理ˋ生命"

  關於「我是」(I am)的宣告,基督永遠使用現在式,他絕不會說"我曾經是"。但我們不同,我們傾向於使用過去式,因為我們曾經年輕ˋ曾經跑得很快ˋ曾經很漂亮。因此,我們總是喜歡緬懷過去。但是上帝不同。祂的能力堅定不移,祂不需要說:「我曾經是」。上帝的「我是」,並非一種企盼,一種期待。

  然而,我們跟上帝不同,我們夢想「有一天,我將成為...」。神卻不一樣。試想,水能變得更溼嗎?風怎樣能變得不像風呢?上帝能變得更像上帝嗎?事實上,祂永不會改變。祂說:「我是」神。
  "耶穌基督昨日ˋ今日ˋ一直到永遠,是一樣的"--希伯來書13:8

  在風暴的正中心,耶穌以堅定不移的聲音呼喊著:「我是。」祂在世貿中心的殘骸中高高聳立,在加利利的狂風巨浪中勇氣百倍。不論是在加護病房ˋ戰場上ˋ會議室ˋ牢房裡--不論你所處的風暴是什麼,耶穌說:「我是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ennie 的頭像
    Gennie

    gennie0223的部落格

    Ge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